《惡人》觀后感
看完《惡人》之后,感覺很復雜。一方面對于惡人的定義開始模糊,另一方面開始慢慢思考人性。你有對自己重要的人嗎?什么人才是對自己重要的呢?影片中予以回答,的確令人深思。對自己重要的人就是僅僅是想著那個人幸福的樣子,自己也變得高興起來的人。現在這世上沒有這樣的人太多了,自己認為沒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東西,然后覺得這樣就可以變強。所以就認為自己看得很開,把失去東西的人渴望擁有的人當成傻瓜。不是這樣啊,這樣的話人類就完了。誠然,因為覺得自己無所擁有,所以就變得無所畏懼,變得隱藏自己最本真的人性,變得可以對他人的不幸熟視無睹甚至冷嘲熱諷,變得冷漠甚至自認為高貴不凡地活著,變得渺視他人的幸福甚至生命。一切以自我為中心,以自我的瞬間感覺為中心,將一切的道德善良封鎖,這是一種怎樣的生活呢?這樣活著的人關心的只是自己,可是這也是一種傷害,因為不曾溫暖充實過。人本身的疏離感將縈繞在生活的點點滴滴,這樣的人注定孤獨,注定無所歸宿。對他人的不幸無法幫忙本來就是一件無助的事情,如果對他人不幸加以嘲諷那是一種罪惡。什么樣的人是惡人?什么樣的行為是惡的呢?善與惡的分流是什么呢?這些問題讓我開始思考這個世界不只是只有黑與白之分,很多事情很難單純地用黑與白來界定,因為人本身就是最復雜的的動物,而人性是人類最復雜費解的事物,這樣的復雜比較級應該可是算得上是費解的最高級了吧。善與惡也遵循辯證法的原理,既相互對立又相互聯系。沒有絕對的善,也沒有絕對的惡。世界上涵義千千萬萬,唯獨找不出準確全面的概念來闡釋善與惡。一個罪犯因為不得已的原因而殺人,當時他因為憤怒不平,也因為對這個世界無所留戀而毫無畏懼,甚至認為自己殺人是理所應該的。可是當他找到那個對他最重要的人的時候,他渴望重新來過,后悔自己親手埋葬了自己的自由和幸福,這是一種在絕望中的懺悔和靈魂的洗滌,掙脫心理惡魔的過程。那些對于不幸幸災樂禍,甚至以渲染炒作為目的的傷害一些無辜善良的人才是真正的惡。因而,我不討厭佑一,我厭惡那些圍堵奶奶的記者和那個富貴卻冷漠的大學生。人與人之間需要建立一定的準則,即使不是法律所規定也必須遵循,那就是不傷害原則。我們不能傷害他人。每個人都有親人和朋友,每個人都不希望自己所關心的人受到傷害。將心比心,我們沒有理由來傷害任何人,也沒有立場來傷害任何人,每個人都只有一次生命的機會,同樣的珍貴。因而,人活著要不傷害他人,要懷著一顆善良虔誠的心活著,順著人性中本真的善念生活下去。善良地活著,本真地活著,為自己重要的人活著,為自己活著,也為每個有自己重要的人的人活著。生活中不只是血是暖的,人性中的暖意從沒有中斷過,相信這在人類的生存和延續過程中不可缺失。因為心中有眷戀和牽掛,心中有溫暖和善念,心中有在乎的人存在,所以活得比較安穩踏實,活得比較負責任,比較接近人性本真。
電影《心火》觀后感極樂空間電影觀后感《金陵十三釵》影評二:張藝謀,票房的保證?電影《天那邊》觀后感《糖豆八部》影評:十分討喜的小成本電影《弗蘭西斯·哈》影評:從善入流才是生活的真諦宮崎駿《千與千尋》觀后感《黃金大劫案》影評:把黃金視如“糞土”